善择一枝显春光 ——中国新闻奖作品启示之五
事情错综复杂,素材纷繁无序,不知从哪里入手、从何处写起,好一个剪不断、理还乱。这是记者特别是那些初入行的年轻记者,经常面对的问题。
研读中国新闻奖作品,可以发现,一些报道能够赢得读者,成为精品佳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者以一双慧眼、两只巧手,独具匠心、另辟蹊径,精妙绝佳地选择新闻角度。
是的,角度很重要。好的角度,可以帮助记者发掘更大的新闻价值,更充分地展现新闻价值。新闻大家艾丰形象地说过,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
选择最能展现精彩画面的那个窗口
因焦裕禄而闻名全国的兰考县,是一个已树立了50多年的老典型,无数记者的足迹踏遍这个政治大县,关于兰考、关于焦裕禄的报道数不胜数。兰考,还能写出新意吗?
河南日报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获2013年中国新闻奖),以兰考火车站作为观察和展现兰考50年经济发展变迁的窗口,反映了该县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揭示了一个道理:代代相传的焦裕禄精神,是兰考巨变的根本原因。
选择兰考火车站作为观察和展示窗口,记者童浩麟经过了一番深入思考。2012年,他参加新闻界“走转改”采访活动,一头扎进兰考县农村。当年焦裕禄去过的村庄,他重走了一遍,采访了上百名干部群众。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言壮举,感染了他、触动了他,一定要把支撑兰考发展的这种精神写出来,把当地的发展变化写出来。
新闻冲动有了,但从哪里入手呢?50年的时间跨度,由谁来讲述?50年的变化,要回顾贫穷、罗列成绩吗?这样显然缺少震撼力。
此时,童浩麟想到了兰考火车站:
“兰考火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1962年12月,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上任第一天在兰考火车站看到此景,发出“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誓言。
这一幕,记录在穆青等写下的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从兰考火车站这个小小的“窗口”,亿万读者记住了兰考的贫困。
50年时光,火车站见证了兰考发展史:1962年12月,焦裕禄到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当下,兰考经济发展、产业振兴,越来越多的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兰考百姓又坐着火车回到兰考安居乐业。
这三个极具典型意义的“镜头”都在兰考火车站捕捉到了。于是,童浩麟让火车站来诉说兰考的发展变迁,通过采访对象的回忆,穿越50年时空,把时间拉回焦裕禄初到兰考的第一天,其间穿插不同时期的新闻事实,加之前后明显的数字对比,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兰考的快速发展。
这一巧妙的角度选择,令人耳目一新,赋予兰考这个老典型新意,写出了历史的厚重感。
反映上海发展成就的两篇报道,解放日报通讯《林子大了鸟儿多了 身心畅了——复旦大学教授王祥荣眼中的上海生态变迁》(获2013年中国新闻奖),新华社消息《上海人越走越高》(获2000年中国新闻奖),成功的原因,也在于精巧的“窗口”选择。成就报道,往往采用“说举措、列数字”这一通用模式。这两篇报道一改老旧套路,另辟蹊径,前者通过一位多年参与上海生态建设规划专家的独特视角,用普通人的语言来写这座大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化,写发展理念的提升;后者从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而且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的事入手,通过电梯数量的增加、使用范围的扩大表现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反映城市的快速发展。
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林子大了 鸟儿多了 身心畅了》这篇报道批示说:“成就宣传就要多一些这样的新闻,视角小一些,切入点小一些,反映的都是大变化,由小见大,由一点到全局。典型宜多,综合宜少。改进创新成绩宣传大有可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角度选择问题。采写新闻就像看庐山一样,一个角度就好比一个窗口,从不同的窗口看去,就会发现不同的景色。寻找新闻角度,就是选择最能反映精彩画面的那个窗口,来观察和呈现新闻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