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心理生动谈错觉视觉双稳态动感和幻视
来源:精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5
审美与心理“生动”——谈错觉、视觉双稳态、动感和幻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吴全德“所有艺术品都是由人制作的,有人说:”都是假的。 那么为成为国家的瑰宝?因为它是人类创作能什么艺术精品价值连城,力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所以开头所说的话还应“作为艺术品,加上后半句:”它是真的。 艺术精品会使人有“愉、、、、悦”“崇敬”“惊奇”“同情”“联想”、甚至“恐惧”的感觉。精神享受。这些都是心理反应,可见审美与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审美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想象、联想等生理、心理因素的协调活动。这种“审美心理学”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不想对艺术作品为什么会使人产生愉悦,使人有神秘感(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感人(如2005年春节晚)、会的舞蹈《千手观音》;而只想就其中的“视错觉”“视觉双稳、态”“动感”和“幻视”等情况和问题作些探讨。 视错觉一、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眼见也可能有错,这叫视错觉。视错觉又分物理错觉和心理错觉。1、 物理错觉人类遇到的错觉有多种。现举一例来说明。用一玻璃杯,倒入半杯清水,再插入一根塑料吸管。人眼所见如图1所示。在水面上下,吸管成折管;从水面与玻璃壁交界处看去,吸管断成两段。这是由水的光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所造成的。在山溪有叉鱼经验的人都知道鱼叉不能瞄准看到鱼的位置,而要图1物理错觉作经验修正。2、 心理错觉这里引用4个例子,一般心理学的书中都有心理错觉的讨论,如图2所示。二根同样长的横直线两端,各加上‘>,<’符号,如图2a所示,就会感觉到它们不一样长。二个同样大小的圆圈,周68科学中国人围各画上六个大小不同的圆圈,如图2b所示,人们就感觉到它们不一样大,这叫艾宾浩斯错觉。画出五根长短不等的平行线,再加上方向不同而等距的平行短线(两边不一样长),如图2c所示。人而且有弯曲。们就会感觉到最先画的平行线不平行,这叫松奈错觉。如将一个小珠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如图2d所示。人们会感觉到有两个小珠。这是心理学文献最早纪录的触错觉,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利用这些错觉便于进行后面的讨论。图2心理错觉二、视觉双稳态令其中一种我们所说的数字世界都是利用电学或磁学双稳态。稳态为0,另一种稳态为1,即可构成(0,1)世界。这是电子计算机和数码相机的基础。人的视觉也有双稳态,即当看一张图时,认定它是什么画面,就会觉得它是稳定的;当你认定它是另一种画面,也会觉到它也是稳定的。在(现举一例来说明。“生命与思维——在混沌的边缘演化”郭《科技导报》1998(1)爱克、孙海坚,,17页)上有一张插图“从人脸到女孩”(引自协同学创始人H. Haken所写的《认识的协同学》一书)。这里再引用,如图3所示,分二行自左到右排列着8个第小图。1小图为人脸,逐步作些修改,至第8小图已变成女孩。如拿第6小图来看,它既可看成人脸,可也看成女孩,这就是视觉双稳态。事实上,除头尾两小图外,其余各小图都有人脸和女孩的成份。此图中八个小图是离散的逐步演变的。图5是两个小男孩还是白色的奖杯例如笔者曾收集在杂志上发表过的一些模棱两可的图,“老妇,与风景”它既可看成是老妇半身像,也可看成是一张风景画。又如,“爱因斯坦像与少女”宏观来看,是一张爱因斯坦头像,仔细看,它是由不同姿态的少女们组成。可惜,在最近一次搬家时丢失了。近日见到(杨公侠偏著,《视觉与视觉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书中第30页有一张月球表面的地形照片,正面看是凹的山谷,倒过来看是凸的山脊。这使笔者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笔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到过一张印象非常深刻的画。那是一张“养马(第三版)人与马”的中国画;其画面与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部分,马在左边,养第153页图50(北宋?李公麟《立马图卷》马人在右边)的布局一样,只是马脖子略向下伸。当时导游让我们站到马的左前侧;在她的提示下,我们的确看到马脖向里伸(向里凹)。她又让我们站到养马人的右前侧,我们见到马脖向前伸(向外凸)“这是张国宝”。她曾说:。五十多年过去了,不知这张国宝不知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创作这张双稳态画。无恙否。“故笔者希望宫博物院”能继续展出这张画。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人类最大的错觉是把动当成静,认“稳如泰山”为地球是静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总说:,而泰山无时不随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太阳系又在银河系里转动,而且银河系也在转动。人们所说的静都是相对的。在动的地球上,把动的东西看成是静的比较容易。例如在能转动的机器上放上合轴的旋转对称物,如图盘、白碗、素瓶,只要其上没有花纹或特殊标记,当它转动时,就看不出它是转动的。相反,艺术家要在相对静中,使作品看出它在动,却难度很大。中国画强调,“气韵生动”这是指把描绘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它是南齐?谢赫《右画品录序》“六法者何?中所列的第一条。按钱钟书先生的句读标点,应是: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回、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见钱钟书的《管维编》“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结构、和谐。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 在汉代,无论绘画、雕塑、舞蹈、杂技,都是热烈飞动、虎虎有生气的。谢赫的“气韵生动”,不仅是提出了一个美学要求,而且首先对汉代以来的艺术的一个理论概括和总结。“美自然界本来就有美,但需要人去发现。正如柳宗无所说:图3 从人脸变成女孩他就下载并我的同事薛增泉教授偶尔在网上见到有趣的图片,收集起来成为一个文件,起名为“魔幻图”。这些图只有简短的提示,并无解释。2005年初他将此文件送给我。图4是其中的一幅,此图是简单的凯旋门图片。从上端看,横梁是由两根方柱支起的;从下端看,它是由三根圆柱支起的。从中间看,它既可看成是圆柱支起的,也可看成是方柱支起的,具有视觉双稳态。它与图3不同,它是连续改变的。图4 从四方柱变成圆形柱,联合国2005年曾讨论《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科技日以报》“反克隆宣言,中国为什么说不” 为题作了报道(2005.02.。(23)中国坚持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立场,并将加强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管理和控制。 此报道中有一张照片。笔者将此图用剪刀按脸部轮廓线去掉中间部分,再衬以白纸,即得图5。这是不对等的双稳态。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站在小窗前的两个子男孩,因为它的信息量大。但如注视中间的白色部分,就可以发现此图是白色奖杯。如将两个小男孩全部染成黑色,即成两个小男孩与奖杯对等的双稳态,也称“Rubin模棱两可图”。科学中国人69不自美,因人而彰”。如有人用数码相机来纪录,彰显这种美,当可为什么还要绘画呢?画家要用主现然可以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的艺术思想,艺术认识去概括、筛选、再加以想象、虚构、夸张等手法来创造,画出比自然美不同的作品,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以提高人的精神享受和境界。:中国画家中有人认为“静生智慧,”故以静境为高。 只有通过哲学、诗文的涵养,才能由动入静,使自己的艺术进入到沉雄静穆的高深境界。中外艺术家也有人认为动是生命的表示,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自然万物无不在“活动”“生之中、命”之中。艺术家想要借图画、雕塑等以表现自然之真,当然要表现动象,才能表现精神、表现生命。这种“动象的表现”,是艺术的最终目的。雕塑艺术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给物质材料(石头、青铜)灌注生命,二是用形体整体表现内在的精神。雕塑家罗丹就认定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着的不可思议的东西。动者是精神的美,静者是物质的美。世界上没有完全静的物质,所以罗丹写动而不写静。照片摄取动象之一瞬,强动象为静象,已非物之真相。照片所“照片摄非自然之真,惟有艺术才能真实表现自然。所以罗丹说:说谎,”而艺术才是真实。 此话有些绝对化,照片应有真实的一面,否则护照和证件上的照片又有什么用呢?“你们问我的雕刻怎么会艺术怎样能表现“动”呢?罗丹说:表现这种“动象”?其实这个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象转变到第二个现象。画家与雕塑家之表现“动象”就在他要能在雕塑或图画中表现出那第一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过程。于不知不觉中转入第二个现状,个现状,使我们观者能在这作品中,然后同时看见第一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现状初生的影子,‘动象’”就俨然在我们的眼前了。 笔者有幸在巴黎访问时,特意到“罗丹雕塑馆”,花了将近一天时间,笔者看到罗丹的作品有生气,但想见到它们生动,因此曾使劲盯住他的作品观察,并没有发现它有“动”起来的感觉。“虽然‘动象’是更高的艺术追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求,但在艺术家创造的境界是一个有生命活动,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都必须有新的东西、新的体会、新的看法、新的表现;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于世。”四、 一件作品能看它‘动’起来吗前节所说的“气韵生动”,和罗丹所说的“动象”都不是说能看到对象能‘动’起来。但我们日常看到的动画片和电影都是‘动’起来了,那是用许多幅,连续不断地展现在眼前,并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使人感觉到。‘动起来了’本节所问的是一件作品,例如一幅画,看它能‘动’起来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回答是肯定的。下面,举些例子给读者看。图6 引自“魔幻图”文件,它是与台阶相同高度的视线来看台阶(台阶看成一条线),台阶竖面由黑白方块相间组成,而且上下不对齐。读者会觉得台阶横线不是直线;如目光不经意地在画面上移动,会觉得画面有动的感觉。它的秘密是:台阶线是直线,但70科学中国人图6 台阶是直线还是曲线并不是每条线都互相平行。这样,垂直的黑白交界线就不一样长;因而会出现松奈错觉,会觉得台阶横线是弯曲的。如将台阶的白竖面看成是有阳光照射,而黑色的竖面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那么你会觉得阳光既可以从左方射来,也可以从右方射来。这就是心理光学双稳态。当目光在画面上移动,或将画稍作移动时,会使人觉得画面会“动”。这是因为当移动时,原图有视觉暂留,在脑子里会与新的视觉图像比较,由于局部不同而感觉到它在动。图7 画面是动的图7也引自“魔幻图”,但它的“动感”更强。它是由蓝绿两并在每一方块的四角切去小三色正方块按严格相间纵横排列而成,角形,四个小三角形组成斜的小正方形。这些小方块排列有序,如将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成45度的斜线)填上白色或紫红色,它们是隔一行或隔二行相间带十字花填色,如图7所示。与图6的黑白方块一样,蓝绿方块也会看出心理光学双稳态。当你用目光扫过画面时,你会觉得画面是会翻滚的动态。但你盯住看时,它就不会动。如将此图展示在电脑的屏幕上,当此画上、下移动时,波浪翻动的感觉就更明显。三星堆文化大致存在于至今4800-2800年之间。它的消失存在许多谜。《三星堆寻梦》樊一 著,(见,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它的出土文物铜太阳轮,(见图8的中心部分)与现代的轿车车轮的造型(见图9)一样,可见古蜀人很有智慧。为了宣扬三星堆文化,笔)者将此轮加上两个同心装饰环(引自“魔幻图”,制成新图如图8所示。请读者举起图8,将它向眼睛移近时,你会看到中间装饰环会作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感觉;当将它向后移时,此装饰环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你也可能看能看到两装饰环都在转动。它的秘密是:这两个装饰环都是由小菱形组成。外环有36个小菱形,内环有30个小菱形。内外的小菱形呈镜面对称,两环的小菱形邻近的锐角均指向顺时针方向。如将此画挂于墙上,当你走近它时,就会有转动的感觉。如有人将此画做成浅浮雕工艺美术品,或依此原理创作新的艺术品,作品将会有新的魅力。图8铜太阳轮(三星堆出土文物)图9现代轿车车轮五、 幻视与艺术创作这里所说的幻视,不是病人的幻视,或吃药物后的幻视,而是正常人出现的幻视。先从笔者的亲身感受谈起。1993年有人送给笔者一张“百寿图”,作为七十寿诞的贺礼。此图上写有一百个非常工整但写法各异的字。“寿”笔者仔细观赏后不得不佩服汉字文化底蕴之深厚。次日早晨,笔者醒后,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突然眼前出现一张没有裱装的方块字图,它与“百寿图”有些相似;它有些慢慢移动,又有慢慢变化,最后慢慢消失。我觉得奇怪,并证明不是在做梦,而是幻视。以后,也曾有若干次出现中国画、风光画等幻视图像;都是在清晨或午睡醒后;一般,图像的中心较清楚,周边比较模糊,而且缓慢变化。笔者想找出从大脑存储到视觉幻视的规律,但是没有成功。在(叶朗 著,《脑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中说:郑板桥眼中之竹即物象。胸中之竹即意象,是情与景的融合。手中之竹是他的创作。叶朗在答记者问说: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即情和景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就是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创造”。虽然这种人的“创造”要以自然为师,但它不是对自然物的简单、机械的模仿。郑板桥挥笔画竹的时候,胸中之竹已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一种人的“创造”。人的创造到了最高水平,(见就像自然产生的一样。《胸中之竹》第78页)笔者提出:对一位造型艺术家,当他专心构思“心中之竹”时,可能出现“目中幻竹”,而后创作“手中之竹”。现举两例来说明。“悬缣楮于壁上,例一、清?布颜图在《学画心法问答》中说:神会之,默思之,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峰峦旋转,云影飞动,斯天机到也。天机若到,笔墨空灵,笔外有笔,墨外有墨,随意采取,无不入妙,此所谓天成也。天成之画与人力所成之画,并壁谛观,其仙凡不啻宵壤矣。子后验之,方知吾言不谬。”这里所说的“峰。峦旋转,云影飞动”应是“目中幻影” 笔者认为这种艺术创作方式,他不是第一人,但记不清在何处见到过;而且相信这种“目中幻影”可能会出现。例二、著名雕塑家罗丹在他创作时“直到从石料中幻视到美好”的形象时才动手。大理石雕像,《沉思》就是在这种创作灵感的火花中闪现的艺术构思。这件作品别出新裁,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中,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表露了她复杂的内止世界,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来。例如中国的雕塑也有精品。《胸中之竹》介绍武则天母亲顺陵的坐狮和走狮,它们不是死的石头,而是活的狮子。它们显示了一种博大恢弘的审美意象、顶天立地的气概;不仅是大唐国势强盛的反映,(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伟大生命力的反映。见该书111 但不知它们的创作者是谁,页)也不知他们是怎样创作如此精美的作品的。六、 结束语审美与人的心理过程有关。目前已有一些中文“审美心理学”、、的教材、专著和文章。对审美产生“愉悦”“神秘感”“感人”等心理作用,有各种说法和不同的感受。因为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观赏,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阅历和心情,能从中不断发现作品的新含义。对于“蒙娜丽莎的微笑”每年都有新书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引起极为复杂的心审美的愉悦是由作品被视觉或听觉所接受,理反映,包括感知、理解、情感、想象、联想、思维等因素的协调活动;产生一种既轻松,又深沉博大的愉悦体验,既有对造型的赞美,对作者的高超构思的欣赏,和对情感的共鸣,又有洞察含蓄、深层次美的欣慰。要讨论审美为什么能使人产生愉悦、神秘、动人等心理感觉的条件和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本文选择审美中的“生、动”“动和静”和人类的视觉特性进行讨论。根据视觉特性,可以创作具有动感的工艺作品,条件是目光或作品要移动;并举例请读者体验。本文还讨论利用“目中幻影”进行造型艺术创作的实例。希望本文对有兴趣的读者有些帮助,并能展开讨论。科学中国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