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主页 > 综合新闻 >

众多带铭文西周青铜精品集中亮相该特展

去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物特展,展品来自陕西各级博物馆。

商周都是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但这个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没啥重器,无论从体量还是铭文上,都不“重”。与商代不同,这个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就是异彩纷呈了,特重特重要的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淳化大鼎、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利簋……,或者是重量级的,或者是铭文大段大段的,或者是体量和铭文具有的。

为啥两个时代出土的青铜器有这么大差别呢?因为此地在两个时代中的地位变了。商代,关中地区只是周部落的领地;西周,这里是西周的都城范围。

三千年前,周人来到宝鸡岐山脚下。这里沃野千里,周部落又是一个非常善于农耕的部落。“周”字在甲骨文中就是长满麦苗的方方正正的农田,周族的得名就是因为他们擅长农耕。周人在这片土地上很快崛起。从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带着族人来到周原开始,只经过四代、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到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时期就有能力对抗殷商了。最终小邦周战胜了大邑商,西周建立,都城设在镐京。

周原作为周人最早的都邑,镐京作为西周的都城,都出土大量的窖藏和墓葬,比如庄白一号窖藏、杨家村西周窖藏、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等,此次都有相关文物在展。

如果青铜器只是器型漂亮那也就只是艺术、工艺价值,青铜器的“重要”还要看上面的铭文。

周,上承夏商,下开秦汉,以“制礼作乐”确立礼乐文明的典范,使“礼制”成为之后历代王朝政治与文化的基石。

此次展览中西周部分的青铜器件件都是精品(去的比较晚,何尊和强盘已经撤展),讲述西周的礼乐制度,把西周的故事流传后世。


淳化大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重226kg,1979年淳化县石桥乡史家塬村西周墓出土,淳化县博物馆藏

淳化大鼎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青铜鼎(也是历代圆鼎)中最重的,重于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它造型独特,通常青铜鼎只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耳,而淳化大鼎在鼎腹还多出了三个耳,这样的造型也是独一无二的。

淳化大鼎造型浑朴,沉稳庄重,纹饰精美,可惜大鼎没有铭文,出土地也没找到墓主信息和其他信息。能做这么大鼎的人,身份自然不一般,但墓主人的身份和大鼎的身世都只能成迷了。


九年卫鼎,西周中期共王,约公元前922年~前900年,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西周窖藏出土岐山县博物馆藏

铭文记裘卫用车和各种皮革同矩伯交换土地的经过,是一篇土地交换的契约。


四十三年逨鼎(丙),西周晚期宣王,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杨家村这块宝地多次出土西周青铜窖藏,2003年那次发现很大一个窖藏,出土青铜器数量之众、形体之大、精品之多、铭文之长、内容之珍贵、纹饰之华丽、保存之完好都是极为罕见的。


饕餮纹方座簋,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征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平盖兽面纹鼎,西周早期,1981年宝鸡纸坊头1号墓出土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呰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宝鸡石鼓山西周墓3号墓出土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某方鼎,西周中期穆王,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扶风县博物馆藏


43年逨鼎(壬),西周晚期宣王,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逨鼎是杨家村窖藏中知名度较高的一组文物。43年逨鼎共十件,此次展出的有(壬)和(丙)两个,壬和癸两件器形较小,不能通篇记铸,而将全文分为两部分,分铸于两件器物内壁,其余8件内壁均通篇铸录全文,铭文31行,计3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