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主页 > 综合新闻 >

故宫博物院珍藏宝物,顾绣中精品,大画家董其

《宋元名迹册·洗马图》

明·崇祯七年(1634A.D.)/韩希孟/顾绣/白绫地/彩绣/高33.4厘米 宽24.5厘米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最早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帝舜时代。考古学家也发现了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时期的刺绣实物。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大幅的刺绣佛像。宋代以刺绣摹制名人书画,把刺绣艺术推进到一个新领域。明代中叶上海顾家的“顾绣”就是继宋代绣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闺阁绣。


韩希孟是17世纪中叶著名的刺绣艺术家。她夫家顾氏以闺阁刺绣而闻名。世以顾氏居所露香园,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称“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及“顾绣”。“顾绣”自嘉靖年间进士顾名世的长子顾汇海之妻缪氏开端,至名世次孙媳韩希孟时,绣品最为珍贵著名,被称为“韩媛绣”在这之前顾家绣品多为家藏玩赏或馈赠亲友之用。自名世死后,顾氏家道中落,生活倚赖女眷的刺绣维持,于是顾绣从家庭女红向商品绣过渡。由于顾绣的闻名,行销畅通,清代晚期苏、沪等地经销刺绣的商店多以“顾绣”或“顾绣庄”冠其牌名。把当时苏绣和顾绣混为一谈,甚至把苏绣称为顾绣。实际这两种绣类各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韩希孟绣的《宋元名迹册》,是传世顾绣中的代表作。绣画册上有董其昌题赞,其夫顾寿潜的题跋。画册共八幅,《洗马图》是第一幅。

这幅《洗马图》,是以细于发的擘丝,纤甚于毫的绣针,根据画面不同的景物,选用多种色丝,采用长短线条参差排列、针针相嵌、整齐平铺的“擞和针”为主的多种针法,丝不苟地绣出了原作的笔墨情趣,从而丰富了物像的质感。在局部山坡上,韩希孟还巧妙地施加了淡彩晕染,以画补绣,使更具神韵。顾绣转为商品后,这种以染补绣的方法就成为顾绣的特点之一,故有人也称顾绣为“画绣”但绘画毕竟是以笔墨在绢纸上挥笔,而刺绣则运用丝线的色彩,针法的疏密、轻重、逆顺,以丝理的走向和丝线的排列来表现物像的质感。既能把笔墨之趣摹绣得与画一般,又能显示出独特的工艺之巧。


顾绣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线代笔,以摹真为能事。据记载,韩氏之摹临宋元名迹,绣作方册,殚精运巧,穷数年之心力经营,在风冥雨晦的时候,不敢从事。只在天晴日霁、鸟悦花芬的时刻,才摄取眼前景色,刺人吴绫。大画家董其昌对此,赞叹不已,说非人力所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