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馆藏 | 陈敬祥作品 《求偶鸡》
求偶鸡
此作初名《鸡笼罩》,1960年进京展示,著名画家华君武前来观看,见其笼内母鸡扑翅欲出,笼外公鸡跃跃求欢,便当场为其更名为《求偶鸡》,名震京城,一举成名。此后数十年来,作者倾尽心力,专攻群鸡雕刻,至今已刻30余件同类作品,但件件独一无二,不论整体构思,还是冠、嘴、眼、爪、毛等细部刻画,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1955年,陈敬祥从传统技法中,用自己创新的刀具,在20多公斤的高山石上,雕出鸡笼内外群鸡共乐的和谐场面。一只母鸡从被镂空的鸡笼中伸出头部,与蹲在鸡笼上部的一只公鸡互相示爱。鸡笼两侧,4只形象生动的大公鸡、大母鸡与10多只活蹦乱跳的小鸡组成生意盎然的换了画面,诠释了自然界美妙无穷的生命活力。《求偶鸡》一问世,便轰动艺坛。
镂雕对石料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镂空的部分,寿山石材质性要细、要纯,尽量少有裂纹和高密度的砂隔。镂雕常与其他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由于镂雕内部景物的用刀受到很大的限制,操作不易,艺人不仅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更要有熟练的圆雕基本功。镂雕讲究雕刻顺序,一般是“先外后内”,待外层景物、其他衬景等凿坯工序全部结束之后,再行镂空,以保证镂空出的石头不致崩裂。
《求偶鸡》鸡笼雕刻步骤:
1、刻制外部景物及鸡笼外形;
2、用毛笔画出鸡笼的结构,标出鸡笼中母鸡位置;
3、选用钻具,从各个角度钻孔;再用长臂凿串通,削除里层多余石料,每刀削除的石层都应小于镂空孔,便于清除,逐步凿出笼内母鸡的初坯;
4、用扒剔刀、铲底刀以及小锯刺等专用刀具从格孔伸入笼内,精细修饰内部景物,力求清晰。操作时,多用尖刀,向纵深使劲。内景全部雕完后,再进行外景的修光。
人物名片
福建工艺美术大师陈敬祥
陈敬祥,原名景祥。男,1927年出生,福州人。福建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州寿山石研究会会员。
陈敬祥早年随兄陈敬贵学习石雕,其技法秉承雕刻名师周宝庭、黄恒颂。擅长动物圆雕、兽钮。所刻的动物生动活泼,充满灵性,形成独特风格。其主要作品有《求偶鸡》、《奔马》、《动物园》、《鸡场》、《情趣》等。1957年,划时代之作《求偶鸡》被选做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的贺礼,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现珍藏于中国寿山石馆三楼展厅。
陈敬祥先生的作品浑厚大气,注重运动状态,动静结合。陈敬祥先生还以扎实的功底,创立了如同书法中的草书一样的“钮雕简约雕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