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主页 > 综合新闻 >

浙报观察丨再看浙江戏剧精品创作:传统戏剧如何

【来源:浙江日报】

每天,越剧演员余玉婵都有两场演出,一场在黄龙洞禧园大舞台,一场在抖音@余玉婵直播间。余玉婵是杭州黄龙越剧团的专业演员,主攻戚派花旦,过去19年里,几乎每天都登台演出。随着时间流逝,余玉婵发现不仅剧团人才流失严重,线下观众也日渐减少。

除了在舞台上等人来听戏,还有什么办法能主动找到更多新观众?她想到了直播间这个线上舞台。只要有空,余玉婵就会在直播间给网友唱戏。《英台哭灵》《黛玉焚稿》……两年多过去,她将经典越剧选段唱了个遍,也让越来越多的网友爱上越剧。迄今为止,余玉婵已经在抖音发布了近500条短视频,账号收获了超117万粉丝和800万点赞。

队伍建设,刻不容缓。2020年初,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1111”人才计划,旨在培养浙江舞台艺术领军人才,选拔当前舞台艺术编创、导演、表演、技术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人才,通过培育,使其成为德艺双馨的“名编、名导、名角、名匠”;同年9月,省文联推出“文艺名家孵化计划”,涵盖美术、书法、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5个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的艺术门类,遴选68人加以培育。

越来越多的戏剧从业者发现,走出去拥抱变革,才有广阔天地。前些日子,一档越剧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正在录制,各大院团纷纷派出了实力强劲的阵容参加。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王滨梅很支持剧团的年轻人参赛。她认为,不管是不是越剧的观众,走近舞台,是第一步。只要愿意听一会儿,都是好的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刁玉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新时代文艺精品高地建设,主动谋划具有时代气息、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浙江价值的创作题材,挖掘资源、放大优势,推出一批具有浙江文化标识的‘扛鼎之作'。”

出人出戏,是一个剧种甚至各个艺术门类不竭发展的根本。

几个月前,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推出了首个越剧现代戏《钱塘里》,讲述了一个因车祸而延伸出的“有爱相伴、以善相拥”的小故事。作品充分展示了现实生活里各阶层的不易,需要人们积极面对,也还原了躺平、疫情、焦虑等社会情绪,获得了热烈的反响。观众纷纷表示,没想到传统戏剧也可以这么时髦,从剧中人的故事中,还能深深感悟到正能量,收获温暖。

作为戏剧大省,浙江是南戏的诞生地,是昆剧的复兴地,也是越剧、绍剧、婺剧等著名剧种的发祥地,戏曲文化积淀深厚。新中国成立后,昆剧《十五贯》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的成立为越剧注入青春活力……浙江戏剧不断续写新篇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如何让更多观众走近戏剧

当前,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浙江戏剧如何“再出发”?我们走近专家和相关从业者,寻求答案。

近年来,浙江戏剧的舞台上也诞生了许多好作品,如歌剧《红船》、京剧《战士》、话剧《青青余村》等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无论是榜样的力量,还是身边的小人物,都各有各的精彩。截至2022年,我省共有312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年度入选项目数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二。

9月15日,第十七届文华奖揭晓,越剧《枫叶如花》获得“文华大奖”,令人振奋。

地方剧种是该“固守本土”,还是“开疆拓土”?离开传统戏剧“舒适区”,是成是败?

“目前的突出问题是青年人才十分缺乏,人才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杨斯奕曾经做过相关研究。据统计,浙江省戏曲表演人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副高职称人才仅占比3.45%。根据艺术规律,戏曲表演人才的黄金年龄在45岁以前,实力突出的演员成名时甚至在35岁乃至30岁以下。也正因此,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的参评条件是45岁以下取得高级职称(含副高)的中青年演员,但是目前浙江省戏曲表演人才中有条件参评梅花奖的人才不多。多数人取得高级职称时已接近退休,艺术才能难以充分发挥。

才华横溢的“后浪”们,正在路上。

青年人才队伍怎么建

2021年5月,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优秀文武小生楼胜以得票数第一的优异成绩,荣登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剧团高度重视人才建设,不讲年龄、不唯职称,全院上下以技为荣,通过“以戏带功”“以演代练”,为演员搭建多平台,在陈美兰、朱元昊等一批名家的带领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杨霞云、楼胜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黄庆华、巫文玲、陈丽俐、陈建旭、李烜宇等20余人先后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奖主角奖等多个省级以上奖项。